Category / 寫字 Writing

    Loading posts...
  • 專訪即興舞蹈教母 萳西.史密斯 Nancy S Smith

    專訪即興舞蹈教母 萳西.史密斯 (原文刊載於表演藝術PAR雜誌2013年10月號) 「接觸即興」的歷史未過半百,1972年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等人發起第一個接觸即興演出後,方才開始發展。當時還是學生的萳西.史密斯(Nancy Stark Smith)在派克斯頓的課程中深受感動與啓發,並參與了這場盛會。此後四十年她全心奉獻於接觸即興,以表演、教學、研究、編輯等方式,發掘、傳播接觸即興不倦。1996年曾受皇冠小劇場之邀來台,時隔十七年,今年受古舞團邀約再度來台,於「國際愛跳舞即興節」中舉辦大師班及演出。在她來台之前,百忙中撥空受本刊專訪,她說:「很興奮即將去到台北,潛浸到與舞者的實作工作裡頭,討論、感受並觀察。」

  • 當演出嘎然而止 — 法國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罷工

    每年夏天,法國最受矚目的亞維儂藝術節,今年在間歇性表演藝術工作者(intermittent du spectacle)的罷工威脅下,險些重演2003年的罷工事件,停辦藝術節。儘管最後藝術節持續舉辦,間歇性表演藝術工作者的抗議之聲,已引起更多藝術節觀眾的關注。

    7月1日,就在亞維儂藝術節開幕前夕,藝術節工作人員聯合向政府施壓,威脅可能停辦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節總監Olivier Py聲明:「一旦失業保險協議確認通過,罷工和藝術節的取消在所難免,沒有這群間歇性表演藝術工作者,沒有任何節目能夠演出。」

  • 想像的重生?—專訪上海青年編舞家Nunu Kong

    文/許雁婷 Nunu Kong吳艷丹(以下簡稱Nu),來自中國上海,一個剛滿三十的年輕編舞家,2006年至今受許多國際單位及藝術節邀演備受矚目,2007年在上海成立「brand nu Dance – 不亂扭獨立製作」,除個人創作外,她計畫作為一個平台,協助同世代編舞者將作品推廣至國際。 和吳艷丹結識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藝術研究中心(Art Research Center)主辦的一場研討會,研討會聚焦於中國及台灣與「時間」相關的當代藝術實踐,含括聲音藝術、電影、舞蹈、戲劇等不同類型主題,由創作者、策展人及研究學者交錯報告討論。研討會的前一天,Nu與另一位中國編舞者戴劍於校內的舞蹈排練場有場非正式的即興表演。研討會當中她介紹的中國當代舞蹈現況及地下劇場空間令人印象深刻,更感到中國與台灣距離之近,在舞蹈交流上卻甚少,實在可惜。因此和她相約線上訪談,亦希望作為未來交流的開端。 正式訪談前,我們聊到作為自由工作者和成立獨立舞團的種種,她說:「有時候我覺得可能是時間陪年輕人,這東西是不能在學校學的,是自己摸索出來的一條路,需要有激情。激情沒了,還有責任。」

  • 山裡的搖籃曲

    嗚——高亢的幾個長聲 山豬在長矛刺入成為祭品前,預知的嚎叫 配刀與竹鈴在疾走的身體上碰撞的鏗鏘鐺鐺 透紅迸裂的柴火 對向天空敲開迎接戰神iafafeoi的門 村莊裡的歌舞,漏夜 在山谷間編織成網 像獻祭部落之上俯視張望的戰神 獵物的陷阱 又似沿著聲線呼喚追隨的 咒 不是要或不要的決意, 可以婉拒。 把耳朵貼向遠處山壁 還能震觸磅礡的呢喃 它燃起更久遠的火 血紅的欲望裡是平靜的庇護 一個黑夜過, 幾近嘶啞的喉嚨 遞嬗堆疊自然的和諧 隨著走踏步旋轉 還有雨水 晃盪  晃盪 歌聲有強悍的香氣 如果庫巴頂上的木檞蘭也能唱     —— 寫在2010年阿里山鄒族達邦部落戰祭之後   2011.2…

  • 巫師

    恍惚間的第一個夢 筍子出水了 太陽出來了 他以肉眼直視日心 說:我來照顧你   2009.11.25